当前位置: 首页 > 经典语录 >

10首关于桐花的诗,意象各异,内涵深刻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23 10:34:54    


01

闻莺树下沈吟立,信马江头取次行。

忽见紫桐花怅望,下邽明日是清明。

——[唐]白居易《寒食江畔》

桐花是清明节第一候的花信风。诗人在寒食节看到桐花盛开,不由得想起该祭祖扫墓了,然而无法归去,自然心情更加郁闷。这里的桐花意象承载着着多重感伤情绪,也有独处异地的乡思、相思,也有慎重追远的祭祀、思祖。

02

胧月上山馆,紫桐垂好阴。

可惜暗澹色,无人知此心。

舜没苍梧野,凤归丹穴岑。

遗落在人世,光华那复深。

年年怨春意,不竞桃杏林。

唯占清明后,牡丹还复侵。

况此空馆闭,云谁恣幽寻。

——[唐] 元稹《桐花》(节选)

桐花生长于山岳之中,人迹罕至;开花时节又受到桃杏、牡丹的前后夹击。既不占地利,也缺乏天时。通过时、地等物性特点来抒写政治寄托,是植物花卉吟咏的一个常见模式。作者以桐花的落寞、暗沉自比,实际上是作者元稹自己心绪、处境的投射。

03

又见桐花发旧枝,一楼烟雨暮凄凄。

凭阑惆怅人谁会,不觉潸然泪眼低。

——[五代] 李煜《感怀》

清明寒食前后,细雨廉纤、漠漠如烟,桐花意象也因之而凄迷、愁苦。国灭身拘之命运,李煜这首《感怀》就是悼亡之作,体现了他“每于花朝月夕,无不伤怀”的伤感之情。

04

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阴长。

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

——[唐]李颀《送陈章甫》(节选)

四月南风吹大麦一片金黄,枣花未落梧桐荫已遮满道路。早上和青山作别,天黑的时候又相见,出门闻马鸣令我想念故乡。轻快舒坦,天气清和,田野麦黄,道路荫长。这里的桐花意象,象征着乡间生活的闲适。

05

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唐]李商隐《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裴回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其一》

李商隐看到自己的姨侄韩偓韩冬郎才思敏捷,大为赞叹。遥远的丹山道上,美丽的桐花覆盖遍野,花丛中不时传来雏凤清脆圆润的鸣声,应和着老凤苍亮的呼叫,显得更为悦耳动听。这里的桐花是梧桐花,象征了吉祥如意的祥瑞之兆,寄予对后辈的真切的期望。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之句,已经成为“青出于蓝胜于蓝”的千古名句。



06

春色来时物喜初,春光归日兴阑余。

更无人饯春行色,犹有桐花管领渠。

——[宋]杨万里《道傍桐花》

桐花是春季里晚开的花朵,有着恬淡的气息。桐花凋落的视觉印象、杜鹃哀鸣的听觉印象形成合力,给人以强烈的春逝之感。这里桐花的意象,象征着伤春、送春。

07

杜鹃声里桐花落,山馆无人昼掩扃。

老去未能忘结习,自调浓墨写黄庭。

——[宋]高翥《山堂即事》

梧桐是山中常见的树木,而且常常生于高岗、秀于山林;“据桐”而坐也是高士姿态,桐花坠落也是山中幽境。该诗既有“桐花落”,又有“杜鹃声”,体现了作者隐居山林、修道悟道的追求。

08

茅山道士来相访,手抱七弦琴艺张。

准拟月明弹一曲,桐花落尽晓风凉。

——[元] 萨都剌《赠茅山道士胡琴月》

作者通过茅山道士来访,弹琴,以“桐花落”,抒发了自己自惬自洽、身世两忘、宠辱不惊的心态和悠游自然。王维的《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桐花落” 与辛夷花落旨趣相同。

09

三月藤江听子规,桐花细雨湿征衣。

遥知乡里逢寒食,处处人家上冢归。

——[明]解缙《上北刘》

桐花由于在清明节先后开放,因此桐花也成了清明节孤寂、悲凉氛围中的常见意象。在桐花细雨里,迎来寒食节和清明节,把清明祭扫的氛围渲染得尤其悲凉。

10

晞发行吟日正长,桐花落尽又新篁。

雨馀绝胜探林屋,风散浑疑倚石床。

空翠飞来衣欲湿,绿云移处屐生香。

扶筇老衲盘根坐,听到黄鹂晚更凉。

——[清]徐震亨《长林销夏》

清早起来就出发了,山道上空气清新,一边走一边吟啸。初夏天气晴朗,艳阳高照。路旁的桐花谢了,竹笋又长成了新的竹枝。诗中所流露的是宇宙万物,消息生长的“活泼泼地”生机。


相关文章